华南附属中学(华南附属中学高中招生条件)
本文目录一览: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费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费
高中每生每学期收取高中生学杂费1175元、高中课外课程选修费150元/门(每个学生每学期最多只能选2门国家规定课程以外的校本课程)、住宿费500元、体检费6元。校服、活动费等按实收取。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是广东省唯一受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的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华附前身始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广州格致书院,至今已有130年历史。1952年,岭南大学附中、中山大学附中、广东文理学院附中、华南联大附中四校合并,定名为“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2年,随华南师范大学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代华附人秉承“进德修业,格物致知”的校训,遵循“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办学宗旨,坚持“培养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理念,形成“敢为人先,追求一流,崇尚卓越”的华附精神,不断引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新方向。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哪?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1号。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校址在广州市东郊石牌,是一所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的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1952年,由中山大学附中、广东省文理学院附中、岭南大学附中、华南联合大学附中合并而成;前身可追溯至1888年建立的广州格致书院。
1983年,由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改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78年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
扩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 华附” )是广东省唯一受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的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承办由广东省教育厅直接领导的“ 广东奥林匹克学校” ,还被定为“ 红军学校华南总校” 。
华附前身始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 年)的广州格致书院,至今已有130 年历史。
1952 年,岭南大学附中,中山大学附中,广东文理学院附中,华南联大附中四校合并,定名为“ 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 1982 年,随华南师范大学更名为“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历代华附人秉承“ 进德修业,格物致知” 的校训,遵循“ 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 的办学宗旨。
坚持‘ 培养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时代新人’ 的育人理念,形成‘ 敢为人先,追求一流,崇尚卓越’ 的华附精神,不断引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新方向。
20 世纪50 年代,因推行“ 启发式教学” 改革而成为 “ 岭南基础教育的一面红旗”; 80 年代初,率先开展课外活动和分层教学,确立了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标杆地位。
从本世纪初至今,创建并不断完善多元化特色化课程体系,使学校继续勇立中国教育改革新潮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华附是广东最好的高中吗
NO1: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可以说稳坐广东省内中学的“头把交椅”。不管是升学率、清北人数还是学科竞赛成绩,华附在全省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NO2:深圳中学
深圳中学是进行教育改革最彻底的一所中学,走班制、导师制等等由原先王铮校长实行的新教育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NO3: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东华高中是广东省内规模最大的一所民办高中,其高考成绩却是相当出色,每年都会有大量学生被清北等国内著名985大学录取。
NO4:中山纪念中学
纪中在中山市内稳居第一宝座,在全省范围内也是名列前茅,但由于生源等条件的限制,比起华附等学校要明显差一截。
NO5:汕头潮阳实验学校
潮阳实验学校也是一所民办学校,除了高质量的生源、优质的师资之外,也离不开其严格的教学管理,甚至有人称其为广东的“衡水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公立还是私立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公立。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校址在广州市东郊石牌,是一所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的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据2020年12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官网显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有六个校区,共36个班,学生约2000人;教职工311人。
据2009年《广州年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有教学楼、生化楼、图书馆、400米跑道田径场、室内体育馆、游泳馆等场所,同时设有电子计算机室、录音录像室、电影放映室、闭路电视室、语言教学室等教学设施,课室大楼装有中央空调,学生宿舍配备套间与空调。
师资力量
据2020年12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官网显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有教职工311人,其中专任教师233人。在专任教师中,博士研究生学历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08人,研究生学历占专任教师47.6%;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112人,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49.4%。
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12人,获“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人;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南粤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35人,获广州市“优秀教师”称号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