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分数线(江西理工大学分数线2020)
本文目录一览:
江西理工大学复试分数线
江西理工大学复试分数线360分,学校详细介绍如下:
1、简介:江西理工大学,校本部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办学,占地面积共计2600余亩,有1个材料冶金化学学部,4个学术逗羡职能学部,21个教学学院,18个科研院所,73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2000多人,在校研究生4600余人。
2、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1个材料冶金化学学部,4个学术职能学部,21个教学学院,18个科研院所,有73个本科专业。
3、馆藏资源: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图书馆建筑山搏拍面积4.2万平米,有馆藏图书267.91万册,中文纸质现刊1978种,外文纸质现刊53种,电子资源数据库48个,电子图书350万册,电子期刊2.71万种,其中电子中文期刊1.55万种,电子外文银此期刊1.16万种。
4、合作交流: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泰国,韩国等高校实施学分互认,本硕生互换,合作办学等国际联合培养项目。校为海外留学生接收院校,共招收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语言层次的学习。
江西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2023
2023年江西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346分
复试
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一般安排在3月中、下旬或4月初,届时将在网上发布复试通知及相关要求。
复试将根据一志愿上线情况及生源情况分批次进行;同批次复试资格主要根据考生生源质量、考试分数、在校综合表现、创新实践能力等情况来确定,并根据不同批次之间考生综合评价确定录取资格。
复试内容
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业务课笔试、面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心理测试、体检等内容。复试成绩不合格、同等学力考生及非全日制本橡裂科生加纯拿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录取学校根据考生志愿情况及复试总成绩排定名次,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
其中初试、复试的成绩构成及比例等具体要求见当年复试录取办法。在国家下达计划内,学校根据考生复试名次、身体梁裤闭健康状况及政审情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文科360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在江西
江西省的高校较多,文科生360分左右的分数可以考虑报考以下几所高校:
1. 南昌大学:南昌大学是江西省最为著名的高水平本科院校之一。南昌大学录取的一般分数线在360分左右。
2.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师范类高水平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录取的一般分数线在350分左型宽档右。
3.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一所著名的瓷艺类高水平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录取的一般分数线在330分左右。
4.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录取的一般卜乱分数线在310分左右。
此外,还有一些巧胡其他高校如赣南医学院、上饶师范学院、井冈山大学、南昌工程学院等也是不错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每年都存在变化,具体还需参考当年的招生政策,提前做好准备。
江西理工大专分数线
276分。根据江西理工大学官网显示,2022年卖谨江西理工大学,大销州专分数线为276分。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亏配蔽。
江西理工大学机械考研分数线
江西理工大学2022年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考研分数线为:273分。
其中各科具体分数线为:政友败治38、外语38、业务一57、业务二57,另外,机械专业考研代码为080200。
一、往年分数
江西理工大学在好神颤2020年的复试分数线可参考,为:总分264、政治37、英语37、业务一56、业瞎扮务二56。
二、复试条件
1.学校按照教育部及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相关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差额复试原则开展复试录取工作。
2.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学科(专业),由学院(学部)按照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1:1.5、会计专硕不超过招生计划1:2的比例确定复试分数线及复试资格名单。
3.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学科(专业),考生达到国家规定基本要求即具备复试资格。
4.一志愿“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初试成绩达到国家规定基本要求即具备复试资格;“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初试成绩外语单科30分、业务课单科45分、总分248分及以上,管理类联考初试成绩150分及以上的一志愿考生具备复试资格。
5.一志愿已达到招生学院(学部)复试资格线的选拔生,以选拔时报考所在学院(学部)的面试成绩为主,不再参加本次复试,直接录取。
江西理工mpacc分数线
354分。根据查询江西理工大学官网得知:2022年mpacc录取分数线为354分,录取人数为234人,录察迅取率为63.15%。mpacc是会计硕士的简称,项目纳码将理论与实务、学术与职业相结合,注重课堂互动、案例教学与实践教败茄此学,并与行业名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