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答题技巧(申论答题技巧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
- 1、申论做题技巧和方法
- 2、申论怎么答题
- 3、申论答题技巧38条
- 4、申论答题技巧有哪些?
- 5、申论答题技巧
申论做题技巧和方法
申论做题技巧和方法是剖析题意、精读材料、正确选项、细心辨析、做好时间控制、提高答题效率、多练习,具体如下:
1、剖析题意:在开始做题之前,应该仔细阅读题目,剖析题干和选项的含义,理解问题的真正核心。
2、精读材料:精读材料是解决申论题的关键。要求考生对文章进行深思熟虑的阅读,全面理解主旨,研究各种情境,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理解进行解决问题。
3、正确选项:正确选项往往在表达中匠心独运、独具个性,有时候并不是文字选择最多的选项就是正确的选项。
4、细心辨析:申论需要考生具有细心辨析的能力,多从事物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辨析出问题的核心。
5、做好时间控制:考试时需掌握好时哪镇间,充分利用时间,让自己的返缓棚思路更好地发挥出来漏则。
6、提高答题效率:对于繁琐的计算和选项,应有快速判断的能力,并在答案上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7、多练习:最重要的是多练习。通过做题来熟悉题目的规律和解题技巧,培养自己的申论思维能力和解题速度。
公务员考试申论评分标准:
1、第一题评分公式:内容-字数-错别字=实得分。
项目采分点分值用不超过250字的篇幅,概述给定资料提供的信息。每点5分,答对5条即为最高分25分。排列次序不分先后,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超过30字扣1分。
2、第二题评分公式:内容-字数-错别字=实得分。
项目采分点分值分析划线现象的原因,不超过150字。排列次序不分先后,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超过30字扣1分。
3、第三题评分公式:内容-字数-错别字=实得分。
项目采分点分值给定资料探讨了关于A问题的几对矛盾问题,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归纳出这些矛盾。排列次序不分先后,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超过30字扣1分。
申论怎么答题
申穗缺论答题是有字数和答题区域限制的,每一道题都有固定的答题区域。
申论答题技巧:
1、归纳概括题型在题干当中信息往往较为简单,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种词语来进行判断,主要有归纳、列出、整理、总结、简要陈述等,如果遇见有此类词语,一般即为归纳概括题型。
2、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深入,不要只看文字表面。申论命题一般按照先选择主题,然后在此主题基础上进行内涵、外延及对策的界定,最后根据此界定的脉络进行有针对性的选取背景材料。经典的申论复习方法是对命题人思维的一个逆向过程。
通过材料内容的逆向分神凯析,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对一个陌生的领域所存在问题进行合理的论证,如果你不能领悟这一答题技巧,则很难取得高分。
3、可以将文章的论点设置为题目。申论考试中这个看似简单的答题技巧能让阅卷老师快速知道文章的核心观点,让阅卷老师认为论点突出,能在考官心里形成加分点。 申论答题技巧之“口号问题”
4、申论考试判卷是人工阅卷,在阅卷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定主观游族唤性。阅卷老师都比较青睐清晰整洁的考卷,同样的一份试卷,整洁清晰的卷面可能多得3-5分,因此申论答题技巧同时包括卷面整洁。
申论考试内容: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1、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2、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3、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4、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申论答题技巧38条
申论答题技巧万能八条 :
1/8
一、忌不看申论材料,匆忙下笔
即忌不看材料,或只是简单的阅读完材料就匆忙作答。申论的给定材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没有任何一则材料是脱离这个整体存在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申论的作答时,一定不能脱离整个材料,要仔细把握住材料的核心思想和整体脉络。报考者需要明白,给定材料就是申论考试作答的依据,贯穿于申论作答的始终。总体来说,在归纳概括题部分,答案全都来自材料。所提对策的可行性、针对性也是对材料而言的,而综合分析题所提到的言论或现象都已经包含在材料里,而论述写作题的论点和根本对策思路也都源自材料,论证更是要充分利用材料来论证。通过对以上各题型的分析,申论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用材料说话”。根据阅卷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把三成熟的材料通过消化加热到八成熟或九成熟,那么即使你具有作家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不可能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这是因为申论考题的答案往往都来自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而不是完全脱离材料的自由发挥。
2/8
二、忌照抄材料,不作提炼
即忌不对材料作概括总结,直接照搬照抄。这与第一条刚好相反,很多报考者在作答时只是把给定材料东拼西凑,原封不动地抄写一遍。由于申论考试考查的是报考者的概括总结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因此必须用自己的话来阐述给定材料的涵义。在表达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比较正规的政治表述方式。
3/8
三、忌心态不正,观点偏激
即忌心态不正,写作时观点偏激。有的报考者对事物和问题的习惯性思维和判断过于片面,以致答题时提出过激的观点和举措,或立场不公正,只代表问题的一方说话,不能客观公正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
4/8
四、忌脱离申论材料,随意跑题
即忌脱离给定申论材料,一是指假设前提答题,二是指在申论答题时前后主题相互脱离。这种情况在报考者对第一题(概述主要问题或主要事实)和第二题(提出解决方案)作答时尤为常见,特别是在提出方案时,常有报考者大列”如果有什么情况发生,就怎么办”、”如若这样不行,就那样处之”的措施,脱离材料中所蕴藏的既定主题的要求,假设种种前提,看似考虑周全,实则未得要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脱离题干所设定的身份答题。一般而言,申论试卷所要求报考者提出和解决的问题属于政府职能部门的一般性工作问题。其主要考查的是报考者是否具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而不是强调某一具体专业或某一岗位的独特的专业化知识。在实际作答中,很多报考者往往习惯于自身角色,无视考题要求,撇开虚拟身份,着力于自身长期实践的工作或专长,以实击虚,导致自身定位不准确,其结果往往是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上却相去甚远。
5/8
五、忌层次模糊,逻辑混乱
即忌报考者作答主题不明,内容繁杂,层次模糊不清,逻辑混乱,系统性不强。部分报考者不能有效立足于整体思维,谋篇布局,分析材料时分不清主次、轻重、缓急;或者概述问题不集中,陷入零散的材料中,有一个算一个,蜻蜓点水,面面俱到,抓不住要害;或者陈列方案时,没有系统,层次不清,逻辑混乱;或者论证方案时,取小舍大,舍本逐末。整个作答前后杂乱,不能抓住既定主题,一以贯之。
6/8
六、忌论述虚华,脱离实际
即忌对主要问题的判断不透彻,不能抓住问题的根源,找到其症结所在。文章堆满了不能解决问题的华丽辞章,对问题概述模糊不清;分析问题空谈阔论,语焉不详;所提对策泛泛而谈,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论证用词华丽,冗杂不实。总之,这样的作答是游走于要害之外。
7/8
七、忌不顾数字,肆意作答
即忌不顾题干字数要求,随意作答。申论考试往往对作答字数有“200字左右”、“不超过200字”、“不少于400字”的等具体要求,如2009年中央、国家申论题目自述要求出现五个“不超过”,一个“1000-1200字”。对于“不超过”或者是脊手“上绝对限、下相对限”------上下都先,如不超过300字,300字为绝对,超过则会扣分。270-280为相对字数,不能太少。对于“1000-1200字”的要求也是上下都限,如1000-1200字之间,前后数字即为“限”。报考者一定要严格按要求作答。(并且2012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出现了一样重大的变化,就是在答敬衡题卡上的字数限定的很严格,比如说,国考地市级申论的第一题,规定字数为150字,答题卡上的字数上樱稿嫌限即为150字,所以,国考越来越重视考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或者说是更加严格)。
8/8
八、忌字迹潦草,卷面杂乱
即忌不重书写,字迹潦草,卷面混乱。中政申论()的阅卷老师首先看到的是报考者的卷面和字体等宏观情况,因此,一张整洁的卷面和美观的字体首先会让阅卷老师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会有很舒服的心里感觉,可能会不知不觉的打高分。况且,作为公务员写的文章将来是要呈给上级领导看的,整洁美观的字体也体现了对领导的尊重。所以报考者还应该练练字,即使做不到漂亮美观,但至少也要清晰整洁。
申论答题技巧有哪些?
申论是公务员资格考试的科目,主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那么申论答题技巧有哪些?1.按部就班,顺序作答。从题目的分值设置上可以看出,题目一般都是先易后难的,所以最好还是按部就班,按顺序作答。2.慧眼识珠,找好要点。找好要点才能使作答全面,条理清晰,才能得到高分数。3.面面俱到,仔细审题。题目可以传达出重要信息,仔细审题是答题制胜的关键 4.清晰整洁,保持卷面。此外,最重要的是在考场上,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焦躁清侍。
【拓展资历】一、申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国家公务员资格考试的其中一个科目。申论考试需要考生针对一段材料,通常是社会事件、民事纠纷等,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概括,对材料、事件问题有所说明、申述,在此基础上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申论”一词,出自巧正庆孔子所说的“申而论之”。从字面来理解,“申”为引申、申述,“论”为议论、论证,“申论”则指针对特定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论述。综合起来理解,"申而论之"代表一种引申性的论述方式。作为一种应试文体,申论最早出现于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中。经过几年的实践,以及专家学者们的改进与完善,申论现已成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门基本科目,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申论是测试考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方法,但与传统的作文考核有所不同。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据给定题目展开论述,侧重考核的是考生的文字功底。考生可以凭自己的主观好恶去立论选材,尽情张扬个性地放言宏论,因此,作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写作水平,即“纸上谈兵”的能力,而无法全面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论则不仅限于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察,更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针对性,能让考生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
三、作为一种专用于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应试文体,申论适当地借鉴了中国古代科举应试中“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但在内容上比“策论”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形式上比“策论”更加灵活多变。“策论”大多要求应试者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则要求应试者从一大堆反映日常问题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考查应试者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也适应当今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
申论考试摒弃了原来的简单议论文的模式,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不单单涉及到议论文一种文体。
因此,概括的说,申论是以阅读理解给定资料为基础,对给定资料进行申发论述,主要依托给定资料提供的事实和观点展开孝握分析和评论的考试形式。
申论答题技巧
申论答题技巧:
一、归纳概括题
归纳概括题目是申论考试中考察频率最高的题型,也是基础题型。常见的归纳概括对象涉及到概括问题、概括原因、概括影响、概括经验(举措、做法)、概括特征(特点)等,近年来涉及到概括历程、概括聚焦点、概括亮点、概括争议点等创新问法。
作答技巧:
审题:审清楚作答对象、作答内容、作答范围以及特殊要求。
找点:围绕题干核心关键词,多找与之相关的信息。
加工:把意思一致、要素一致的内容核唤进行合并。
书写:核心关键词+具体表述。
归纳概括题目要在答案中尽多的呈现不同的核心词,秉承着多写的原则;另外,要有综合概括的意识。
二、提出对策题
提出对策题目是在归纳概括题的基础上,加强对问题的分析。
作答技巧:
审题:问数(只概括对策;归纳概括问题、原因+提对策)、内容、特殊要求。
找点:对材料要点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注;适当加入词句段篇阅读方法。
加工:合并相同要点。
书写:适当删减修饰性词语。
提出对策题目注意对策的来源,材料里面有直接对策可以直接摘抄;间接对策需要问题原因、经验教训来反推对策。
三、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目是申论题目中比较难的一类题型,涉及到对一句话、一个词组或对某种现象谈理解、谈认识或谈启示。
作答技巧:
此类题目作答考生要准确围绕题干核心关键词,把相关表述(词、句等)全部整理到答案中,整体呈现总分总的逻辑关系。
综合分析类题目先要解释题干句子或词语的含义,或者进行相应的表态,然后进行多角度分析(角度依据材料得出,可能涉及到问题分析、原因分析、影响分析等),最后得出结论或提对策。
四、贯彻执行题
贯彻执行题目与其他三种题型不同之处在于有格式上的要求,主要是包括五部分:标题、称谓、正文、落款和时间,尤其要注意正文部分的内容。
作答技巧:
贯彻执行题的开头一般是背景性的介绍,可能是现状描述、问题介绍、意义引入或者是出于某种目的等,可参考给定资料的逻辑内容;正文部分对策、措施居多,但是还要结合具体材料信息;结语的形式可能是自然收束式(即无结尾,直接以做法结束),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宣传号召式,适用于倡议书、公开信等文种。
对于此类题目格式的考察逐渐淡化,考生依然要秉持着多在答案中呈现不用的要点核心词。
五、申发论述题
申发论述即议论文写作,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考生首先要确定改蔽凯好议论文的立意(即文章总分论点),然后就是文章的框架结构。
作答技巧:
确定立意的方法首先是题干点睛法,由题干信息大概得出立意,然后再回到材料中进行验证;也有可能在题干中得不到分论点的角度,这也需要我们回到材料进行寻找。
材料的阅读顺序一般是先回到出处材料,然后是客观小题未用到的材料,最后结合客观小题用过的材料,综合分析比较得出自己最容易书写的分论点角度并冲。